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6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林业   857篇
农学   167篇
基础科学   118篇
  925篇
综合类   2378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13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对芜湖市非公有制林业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市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2.
青岛市是由德国殖民者始建的城市,由于在开埠时德国殖民者引入了先期合理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环境建设和注重管理养护的理念,从而构架了青岛市与中国传统城市风格明显不同的、东西方园林风格兼收并蓄的园林城市形态,形成了青岛市城市园林景观涵纳古今中外风格于其中却能杂而不乱、变化中见统一的特点。本文从社会历史角度和风景园林景观角度论述德国园林建设思想对青岛市园林城市形态特征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在对山东省临沂市城市道路、公共绿地、广场、公园、湿地等绿化木本植物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植物生态适应性与生态功能角度,初步研究了城市绿化在基调树种与骨干树种选择、绿化群落构建、生态质量方面的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和改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4.
临汾市农业气候资源灰色关联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临汾市(地级市)17个县市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聚类评价。结果表明:临汾市可划分为5个农业气候资源区域,且农业气候资源整体水平大致呈现纬度低的地区优于纬度高的地区、盆地优于山区、东部山区优于西部山区的趋势。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分析甘肃省武威市水资源消费量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干旱区城市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PAT模型的演化方程(IGT方程)以及优化建模软件LINGO 10.0。[结果]在1998—2004年无约束的水资源供给条件下,武威市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水资源消费量。2005年开始实施限水措施后,其经济增长对水源消耗依赖程度开始大幅下降,2008年以后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下降状态。通过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得出最有利于减缓水资源消费量的途径。武威市2015年的水资源消费量为1.67×109 m3,地区生产总值为4.40×1010元。[结论]在加速经济增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节水的弱控水条件下,最有利于实现武威市经济与水资源消费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6.
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的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统筹推进市域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安全、地质灾害规避对江苏省南京市生态用地重要性进行定量评价,进而识别生态源地;参考PM_(2.5)浓度、夜间灯光数据对物种迁徙的影响构建修正后的生态阻力面;通过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结果]南京市生态源地面积490.3 km~2,基本涵盖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地,识别结果较为合理。修正后生态阻力面的阻力值范围在0~43 854.6之间,阻力值较大的区域位于鼓楼区、秦淮区、建邺区东部等长江南岸,浦口区中部、玄武区中部、江宁区东北部等区域阻力较小,能够较好地表征区域生态过程差异。依托生态源地、缓冲区、生态廊道等核心组分,形成了"一带三区多轴"的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框架。[结论]改进后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行之有效,以此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与现有《南京市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更加契合。  相似文献   
87.
Urbanization as a major cause of biotic homogeniz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hen measured by extent and intensity, urbaniz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homogenizing of all major human activities. Cities homogenize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because they are built to meet the relatively narrow needs of just one species, our own. Also, cities are maintained for centuries in a disequilibrium state from the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 by the importation of vast resources of energy and materials. Consequently, as cities expand across the planet, biological homogenization increases because the same “urban-adaptable” species become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and locally abundant in cities across the planet. As urbanization often produces a local gradient of disturbance, one can also observe a gradient of homogenization. Synanthropic species adapted to intensely modified built habitats at the urban core are “global homogenizers”, found in cities worldwide. However, many suburban and urban fringe habitats are occupied by native species that become regionally widespread. These suburban adapters typically consist of early successional plants and “edge” animal species such as mesopredator mammals, and ground-foraging, omnivorous and frugivorous birds that can utilize gardens, forest fragments and many other habitats available in the suburbs. A basic conservation challenge is that urban biota is often quite diverse and very abundant. The intentional and unintentional importation of species adapted to urban habitats, combined with many food resources imported for human use, often produces local species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that is often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With the important exception of low-income areas, urban human populations often inhabit richly cultivated suburban habitats with a relatively high local floral and faunal diversity and/or abundance without awareness of the global impoverishment caused by urbanization. Equally challenging is that, because so many urban species are immigrants adapting to city habitats, urbanites of all income levels become increasingly disconnected from local indigenous species and their natural ecosystems. Urban conservation should therefore focus on promoting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local indigenous species.  相似文献   
88.
利用常熟市不同时期 (1 966、1 984、1 992、1 999、2 0 0 0、2 0 0 1年 )、不同类型卫星遥感影像 (Corona、TM、SPOT、ETM )进行多波段合成 ,图像增强处理与精校正 ,建立不同影像城镇用地解译标志 ,通过人机交互判读 ,获得不同时期的各乡镇城镇用地矢量图的方法。统计出 35年来常熟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大近 6 .4倍。城镇扩展空间上受到地貌条件和城市经济水平以及政策决策影响 ,城镇多数沿河流或交通线方向扩展 ,各城镇间扩展数量和相对速率有明显差异 ,且存在一定地理分布规律。结合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 ,分析发现城镇扩展与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GDP极显著相关 ,各乡镇单位城镇面积创造的GDP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9.
新疆石河子市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石河子市土地变更统计资料,以及其自然、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石河子市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数量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12年来石河子市园地、林地、交通用地、居民点工矿用地的正向变化较明显,而负变化方面,则是以未利用地和耕地的变化最为突出。土地利用结构总体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以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特别是占用耕地现象日益突出为主要特点,并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早期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而经济发展和城市迅速扩张则是后期变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90.
耕地数量生态位重心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以焦作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耕地生态元和耕地生态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以量度耕地数量空间格局变化规律的耕地数量生态位重心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焦作市1998-2004年期间耕地数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测度区域耕地数量整体变化特征及其年际变化程度大小,并可依据其变化规律探求区域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和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